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研究>>专业建设>>正文
培养方案前言
时间:2009-01-01   来源:教务处   点击:[ ]

本科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制订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学校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文件。 2003年,学校制定了吉林大学事业发展规划,确立了把吉林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为创建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一 流本科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 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学校于2005年6月开始,着手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经过一年的时间,此项重要工作已告完成。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是适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趋势的实际需要,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拓宽专业口径,整 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为重点,设计多种智能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面实施学分制、三学期制、导师制的背景下,以适合学生的弹性 学习为管理手段,给学生留有按自身发展潜力选择的余地,实现拓宽基础与增强专业紧密结合,构建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在制定新版培养方案时,较好地处理了教学计划的相对统一性与人才培养多样性的关系,对带有共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意见,学院充分发挥 了自主性,并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准确定位,注重特色,发挥优势,使不同类型的学院在办学优势和特色方面各见所长,鼓励同一学院同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包容 性和培养模式的多样性。

与2001版培养方案相比较,新版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体系和结构,加强基础性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学时进行了原 则性的规定;在加强基础性教学方面,转变了基础教学单纯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思想,构建了以文理教育基础为支撑且能满足不同学科需要的基础课教学平台。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树立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观念;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的观念;体现个性化教育思想,树立因材施教、多规格、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适当地压缩了总学时,减少总学分,增加了选修课学时、学分在培养 方案中的比例,减轻了学生负担,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新版培养方案总体设计为理论课、单独设置的实践环节和课外培养计划三部分。理论课设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三大类,按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 修课。其中理论课中的普通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50%左右,学科基础课占40%左右,专业课占10%左右;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工科不少于40周,约40 学分;文理科类专业20-30周,约20-30学分;医科类专业不少于50周,约50学分;课外培养计划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版培养方案共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括人文科学学部、社会科学学部和理学部各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下册包括工学部、信息学部、地球科学学部、白求恩医学 部和农学部各学院的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完成是全校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着许多专家、学者、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心 血。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以及学科专业调整的复杂性,培养方案难免存在一定的不足。希望全校师生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思想、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创建高 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出一流的本科人才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吉林大学教务处

二○○六年二月

上一条:吉林大学本科培养方案编辑委员会

下一条:人文学部培养方案

关闭

@版权所有  吉林大学教务处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12         电子邮箱:jdjwc@jl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