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规章制度>>处发文件>>正文
吉林大学实验教学中心评估标准(试行)[1]
时间:2016-10-08   来源:教务处   点击:[ ]

一、体制与管理(25分)

评估要素

评估要点

A级标准(1.0

B级标准(0.8)

C级标准(0.6)

分值

1.1管理体制

1.1.1中心建制

中心由学院直接管理,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具有充分共享实验资源的运行机制;中心须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有建立备案。[2]



2

1.1.2中心主任

中心主任由学院或学校任命,且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每年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全面负责中心发展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经验;参加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3]

中心主任由学院或学校任命,且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三年内承担过实验教学任务;全面负责中心发展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经验;参加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心主任由学院或学校任命,且有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全面负责中心发展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具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经验;参加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

4

1.2档案管理

1.2.1档案管理

按照《吉林大学实验教学中心档案建设方案》建设;专人管理,管理规范、内容齐全。[4]

按照《吉林大学实验教学中心档案建设方案》建设;专人管理,规范、较齐全。

按照《吉林大学实验教学中心档案建设方案》建设;专人管理,较为规范、较齐全

4

1.3建设规划

1.3.1制度及规划

管理制度健全;有年度建设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建设计划实施效果好。

管理制度较为健全;有年度建设计划,中长期建设规划;年度建设计划,实施效果较好。

有各项管理制度,有建设规划,有实施效果。

3

1.4考核制度

1.4.1人员考核

依据学校岗位职责规范,有健全的实践教学人员岗位职责分工和考核制度;实行年度考核并有完整的考核记录。

依据学校岗位职责规范,有实践教学人员岗位职责分工和考核制度;实行年度考核并有较完整的考核记录。

依据学校岗位职责规范,有实践教学人员岗位职责分工和考核制度;实行年度考核并有考核记录。

3

1.5教学运行管理

1.5.1教学计划管理

学期实验教学执行计划严格执行专业教学计划。[5]


学期实验教学执行计划如有调整,审批手续齐全。

2

1.5.2课表管理

有学期实验课表、实训或实习安排表;计划内容详实、规范,并严格执行。

有学期实验课表、实训或实习安排表;计划内容详实、规范,并严格执行;调串课记录完备。[6]

有学期实验课表、实训或实习安排表;计划内容详实、规范,并严格执行;调串课记录基本完备。

2

1.5.3师资配备

课程组实验指导教师配备合理;坚持集体备课。[7]

课程组实验指导教师配备较为合理;坚持集体备课。

实验指导教师有课程组团队。开展过集体备课工作。

2

1.5.4实验教学资格

有实验教学资格认定制度,并严格执行;坚持试做实验制度。[8]

有实验教学资格认定制度,并执行;有试做实验制度,并能执行。

有实验教学资格认定制度;有试做实验制度。

3

二、教学体系与任务(25)

评估要素

评估要点

A级标准(1.0

B级标准(0.8)

C级标准(0.6)

分值

2.1教学体系

2.1.1课程体系

承担的实验教学课程,具有完整、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  

承担的实验教学课程,具有较完整、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

承担的实验教学课程,具有基本完整、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

3

2.1.2教材建设

每门课程都有实验教材,且60%以上正式出版;教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符合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实验教学参考书、实验实习指导书等系列化、规范化,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每门课程都有实验教材,且50%以上正式出版;教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符合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实验教学参考书、实验实习指导书等系列化、规范化,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每门课程都有实验教材,且30%以上正式出版。教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符合实验教学大纲要求。实验教学参考书、实验实习指导书等系列化、规范化,基本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2

2.1.3教学大纲

实验教学大纲符合实验课程基本要求,内容先进、形式规范,每个项目均有实验项目卡;并根据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加以修订,体现实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实验教学大纲符合实验课程基本要求,内容先进、形式规范,每个项目均有实验项目卡;并根据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加以修订。

有符合实验课程基本要求的内容先进、形式规范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卡。  

5

2.1.4实验项目设置

实验项目的设置要反映本学科新成就、新知识和新方法;实验开出率不低于90%;实验项目应满足分层次进行实验教学的要求;设置选做实验。[9]

实验项目的设置要反映本学科新成就、新知识和新方法;实验开出率不低于85%;实验项目应满足分层次进行实验教学的要求。

实验项目的设置要反映本学科新成就、新知识和新方法;实验开出率不低于80%;实验项目应满足分层次进行实验教学要求。

5

2.1.5教学内容更新

积极将科研成果或生产应用项目转化为实验项目;年均更新或改进实验项目数应达到总实验项目数的5%。[10]

积极将科研成果或生产应用项目转化为实验项目;年均更新或改进实验项目数应达到总实验项目数的2%。

积极将科研成果或生产应用项目转化为实验项目;年均更新或改进实验项目数应达到总实验项目数的1%。

2

2.2 教学任务

2.2.1教学工作量

计划内教学任务大于15万人时数。

计划内教学任务大于10万人时数。

计划内教学任务大于5万人时数。

3

2.2.2实验分组

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卡每组人数组织实验教学。

80%的实验项目分组人数=每组人数。

70%的实验项目分组人数=每组人数。

2

2.2.3开放实验

积极承担大创、竞赛、开放性创新实验等课外教学任务;实验报告等佐证材料规范;学生受益人数多、效果好。[11]

积极承担大创、竞赛、开放性创新实验的课外教学任务;实验报告等佐证材料规范。


3


三、教学组织与质量管理(15分)

评估要素

评估要点

A级标准(1.0

B级标准(0.8)

C级标准(0.6)

分值

3.1实验教学方法

3.1.1实验教学方法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入现代技术,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实践兴趣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验积极性高。[12]

积极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入现代技术,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实践兴趣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验积极性较高。

积极探索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入现代技术,融合多种方式辅助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实践兴趣及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实验积极性。

2

3.2实验考核

3.2.1实验考核

制定适合本课程特点的学生实验实习成绩评定方法;有考核内容、成绩分析制度,实施效果好。

制定适合本课程特点的学生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有考核内容、成绩分析制度,有实施效果。

制定适合本课程特点的学生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有考核内容、成绩分析制度,并实施。

3

3.3质量管理

3.3.1质量分析

有评估实验、实习教学质量制度,评估标准科学,评估记录及报告内容详实,有持续改进措施;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规范;存档完善;学风建设措施得力。

有评估实验、实习教学质量制度,评估标准科学,评估记录及报告内容详实,有持续改进措施;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规范;存档比较完善;学风建设措施比较得力。

有评估实验、实习教学质量制度,评估标准科学,评估记录及报告内容详实,有持续改进措施;实验报告、实习报告较规范;存档基本完善;有学风建设措施。

3

3.3.2师生反馈信息

全面实施学生评价实验课程教师工作;实施同行专家评价实验教学效果工作;全部课程有总结、有改进措施。

实施学生评价实验课程教师工作;实施同行专家评价实验教学效果工作;70%课程有总结、有改进措施。

部分实施学生评价实验课程教师工作;实施同行专家评价实验教学效果工作;50%课程有总结、有改进措施。

3

3.3.3学生素质和能力

学生学习质量高,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完全达到大纲要求;学生参加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效显著。[13]

学生学习质量高,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达到大纲要求;学生参加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成效。

学生学习质量高,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基本达到大纲要求;学生参加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成效。

2

3.4.教学研究

3.4.1教学研究与成果

近三年来至少承担校级以上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或实验技术项目5项,平均每年发表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3篇。

近三年来至少承担校级以上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或实验技术项目3项,平均每年发表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2篇。

近三年来至少承担校级以上实验教学改革项目或实验技术项目2项,平均每年发表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篇。

2


四、师资队伍(15分)

评估要素

评估要点

A级标准(1.0

B级标准(0.8)

C级标准(0.6)

分值

4.1队伍现状

4.1.1人员素质与能力

中心人员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强,实验教学水平高,教风优良,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和创新。 [14]

 中心人员教学科研创新能力较强,实验教学水平高,教风优良,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和创新。

 中心人员教学科研创新能力较强,实验教学水平高,教风优良,治学严谨。

5

4.1.2人员数量与结构

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含管理人员)充足;实验教师职称基本合理,中、高级职称应占70%以上;“中心”实验教师梯队不少于7人。[15]

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含管理人员)充足;实验教师职称基本合理,中、高级职称应占60%以上;“中心”实验教师梯队不少于6人。

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含管理人员)充足。实验教师职称基本合理,中、高级职称应占50%以上;“中心”实验教师梯队不少于5人。

5

4.1.3业务能力

实验技术人员完全胜任岗位职责对相关技术能力要求;掌握国家、学校实验室管理及实践教学管理规范。[16]

实验技术人员较好胜任岗位职责对相关技术能力要求;熟悉国家、学校实验室管理及实践教学管理规范。

实验技术人员基本胜任岗位职责对相关技术能力要求;了解国家、学校实验室管理及实践教学管理规范。

3

4.2队伍建设

4.2.1业务培训

中心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培养培训,有计划,并付诸实施;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三年内均参加过培训。

 中心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培养培训,有计划,并付诸实施;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三年内80%人员参加过培训。

 中心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培养培训,有计划,并付诸实施;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三年内50%人员参加过培训。

2

五、仪器设备与环境设施(20分)

评估要素

评估要点

A级标准(1.0

B级标准(0.8)

C级标准(0.6)

分值

5.1仪器管理

5.1.1管理人员

中心设立专门管理队伍,组成合理;有明确的设备管理分工文件;有管理人员设备管理职责要求。

中心设立专门管理队伍,组成合理;有明确的设备管理分工文件。

中心设立专门管理队伍。

2

5.1.2管理状态

中心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账、物、标签相符;每台仪器都有操作说明、使用记录本;每个实验室都有教学运行记录本;填写详实、规范。[17]

中心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账、物、标签相符;每台仪器都有操作说明、使用记录本;每个实验室都有教学运行记录本;填写详实、比较规范。

中心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账、物、标签相符有操作说明、使用记录本的仪器设备不低于80%;每个实验室都有教学运行记录本;填写详实、比较规范。

3

5.2仪器使用

5.2.1效益评价

校级仪器设备效益评价中抽检仪器及格率达80%以上、平均分良好以上。[18]

校级仪器设备效益评价中抽检仪器达标率70%以上、平均分及格以上。

校级仪器设备效益评价中抽检仪器达标率60%以上。

7

5.2.2改进措施

有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措施,实施效果好。

有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措施,实施效果较好。

有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措施,有效果。

3

5.3环境与设施

5.3.1实验面积

实验室使用面积完全能够满足实验教学要求。[19]

实验室使用面积较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实验室使用面积基本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2

5.3.2教学保障

实验室环境及设施建设、物资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环境保护规范,有安全应急处理预案,保证安全教学;建设有利于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



3

六、特色[20](满分20)


 
 

评估要素

评估要点

A级标准(1)

分值

6.1实验中心建设效果

6.1.1具有辐射、示范作用

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能够为全校实验教学提供经验并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5

6.2 教学信息化

6.2.1资源开发

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成效好。

3

6.2.2信息化管理

实验教学运行实现信息化管理。[21]

2

6.3实验技术

6.3.1实验技术成果

能够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自行研制仪器设备或改造仪器设备,使之更有利于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开发仪器设备的新功能,为学生开出新的实验项目。

5

6.4社会资源

6.4.1社会资源利用

积极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措施得力,效果好;积极共建教学资源满足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22]

5

6.5自选




 

 

 

 

 

 

 

《吉林大学实验教学中心评估标准》注解

[1].本标准设置A、B、C、D档,达不到C级要求的评估要点,即评为D级,不得分。各评估要点的要求标准中,评分点之间用号隔开,同时满足每个评分点,才能达到等级要求。

[2].对中心建制的要求,旨在推进实验室整合,打破资源共享壁垒,加强教学体系的科学融合,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以利于提升整体建设水平。实验教学中心由多个功能实验室组成。评估时,要求专业类中心完整服务一个以上专业;专业(学科)基础类中心,服务2个及以上学院;公共基础教学中心(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独立建设、独立评价。不符合该项的“实验教学中心”,不具有评估资格。学院应加快该类实验教学单位的整合,健全管理体系。

[3].评阅任命文件、教学任务书、教研科研数据表。

[4].考察档案齐全程度,采取抽检方式。合格率100%为A级;合格率80%为B级;合格率60%为C级。

[5].要求实验教学中心每学期都要制定《实验教学执行计划》。评估时专家考查原始的纸质版计划。以往学期如没有,教学任务书(统计)可作为执行计划的佐证资料。

[6].调串课是指不按课表规定时间与进程上实验课,要求有报批与补救安排,记录完备。调串课不得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7].实验教师职称基本合理,中、高级职称应占70%以上,参考比例为:高:中:初=3:4:3;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参考比例为:老(56岁以上):中(36-55岁):青(35岁以下)=2:4:4。集体备课情况考察相关记录、总结等材料。

[8].“实验教学资格认定制度”是指对教师指导实验、承担实习教学的能力认定,通过认定的实验教师,才有资格承担实验实习教学任务;实验技术人员,根据学校相关人员岗位职责规定,考核其实践教学能力,考核通过则取得实验教学资格。资格认定可针对实验课程、实践环节或实验项目。

[9].含实习项目。分层次教学指开展基本型、提高型、研究创新型实验教学。基本型实验包括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等,提高型实验包括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

[10].列举科研成果或生产应用项目转化的实验项目;列举更新或改进实验项目。公共基础实验教学项目要求按课程特点考查。

[11].积极承担大创、竞赛、开放性创新实验等课外教学任务,考察在实验教学中心开展的项目、取得的成果、获奖等佐证。受益人数由中心总结,专业类实验教学中心达到所服务专业年级人数50%以上受益者,则可认定达到A级,30%为B级,20%为C级;学科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支持大创项目或学科竞赛、有开放实验,运行良好,覆盖年级人数10%以上受益者,则可认定达到A级,5%为B级,3%为C级;公共基础教学中心,有开放实验项目,或支持学科竞赛、大创项目开展,运行良好,覆盖年级人数2%以上受益者,则可认定达到A级,1.5%为B级,1%为C级。申报书、结题报告、实验报告、工作总结等佐证材料规范齐全。

[12].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方法。实验安排应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应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地取得实验数据。具有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做出结论的能力,正确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等),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等获得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该项指标考查中心对采取的教学方法的总结材料。创新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重点实行以学生为本的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的互动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相结合,虚拟仿真与真实体验相结合,基本规范养成、基础能力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促进学生多样化成才。

[13].学生成绩分析、课外实践成绩可作为佐证。学生参加大创、开放性创新实验人数占本年级人数的60%以上;学生实验创新成果多,学生有正式发表的论文或专利或省部级以上竞赛奖等(区分实验教学中心类别)。

[14].获得各种(荣誉)奖励等可作佐证;C级以上评分要求中心人员三年内无教学事故发生。

[15].参考比例为:高:中:初=3:4:3;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参考比例为:老:中:青=2:4:4;学历结构:青年教师获硕士学位者占70%以上。

[16].实验技术人员(含管理人员)从事实验教学前后准备、实验设备的功能开发、新设备的研制、实验技术的开发、部分实验教学和中心日常工作的管理等。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仪器设备操作、维护和管理的经验,并负责对学生仪器设备使用的培训;能够开发仪器的新功能,熟练掌握实验技术,能为学生开发新的实验技术训练实验;熟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17].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本要求1万元以上仪器。1万元以下仪器,中心自定是否配备使用记录本。

[18].在学校仪器设备年度使用效益评价工作中,评价及格成绩为60分,评价良好成绩为80分。

[19].实验室面积满足教学状况通过现场考察实验分组、实验课表、实验任务等实验教学安排情况认定。不满足教学要求的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应给予特殊关注。

[20].特色分不计入总分。

[21].教学运行实现信息化管理由学校统一部署,该项评估内容作为工作方向设置。

[2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利用,包括校企、校所、校地联合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外聘师资、利用设备、拓展训练机会等教学资源。(要求有校签协议书、基地挂牌、院里发的聘任文件)。

 

(吉林大学教务处于2015年12月9日公布)

 

 


上一条:吉林大学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方案(试行)

下一条:吉林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办法

关闭

@版权所有  吉林大学教务处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12         电子邮箱:jdjwc@jlu.edu.cn